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3篇
  免费   52篇
  国内免费   14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27篇
妇产科学   93篇
基础医学   102篇
临床医学   211篇
内科学   60篇
皮肤病学   142篇
特种医学   13篇
外科学   81篇
综合类   386篇
预防医学   221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112篇
中国医学   23篇
肿瘤学   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71篇
  2013年   55篇
  2012年   101篇
  2011年   117篇
  2010年   91篇
  2009年   68篇
  2008年   81篇
  2007年   106篇
  2006年   103篇
  2005年   92篇
  2004年   67篇
  2003年   61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48篇
  1998年   36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81.
目的 了解本地区不孕不育患者生殖道支原体感染及耐药情况.方法 对2011年至2013年在本院生殖门诊就诊并进行支原体培养、鉴定及药敏试验的患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848份标本中支原体阳性的410份,解脲支原体(Uu)阳性370份.女性患者Uu感染率为45.6% (351/769),男性为24.1% (19/79).药敏结果显示环丙沙星和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分别为89.0%和73.3%,而强力霉素、原始霉素、四环素及交沙霉素的敏感性均达90%以上.结论 本地区不孕不育患者支原体感染率较高,且对环丙沙星及氧氟沙星耐药率较高,但男性与女性感染率有显著差异,临床治疗时必须进行相应的药物敏感性试验,合理选用抗生素,以达到有效治疗的目的.  相似文献   
82.
目的:探讨抗菌药物对解脲支原体的体外抗菌活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710例标本应用支原体培养鉴定及药敏试剂盒检测解脲支原体的体外抗菌活性.结果:阳性检出408例(57.5%),其中单纯解脲支原体阳性301例(42.4%),两种支原体混合阳性107例(15.1%),对解脲支原体分离株的敏感性较高的依次为多西环素、交沙霉素为克拉霉素及阿奇霉素,敏感性较差的为四环素、氧氟沙星、环丙沙星.结论:检测解脲支原体的耐药性,可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较重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83.
目的探讨慢性宫颈炎患者支原体[解脲支原体(UU)、人型支原体(MH)]及沙眼衣原体(CT)感染情况及临床检测的意义,便于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至2013年1月女性科门诊收治的420例慢性宫颈炎患者所实施的培养法检测UU、MH及免疫层析法检测cT等药敏试验的有关资料。结果本研究结果显示,在所有慢性宫颈炎患者中,UU检出共计197例,阳性检出率为46.9%;MH检出共计84例,阳性检出率为20.0%;CT检出共计146例,阳性检出率为34.8%;混合感染共检出53例,感染阳性率为12.6%。观察可见UU的检出率明显高于CT及MH的检出率。结论支原体和沙眼衣原体在慢性宫颈炎患者中检出率较高,故采用敏感或特异的技术检测支原体和沙眼衣原体,可有助于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及慢性宫颈炎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相似文献   
84.
目的:探讨解脲支原体感染与不孕不育症的关系。方法将188对不孕不育夫妇作为不孕不育组,30对正常生育夫妇为正常组,分别对2组的精液及阴道分泌物进行解脲支原体培养,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不孕不育组精液解脲支原体培养阳性率为51.06%高于正常组的20.00%,阴道分泌物培养阳性率为46.28%高于正常组的23.2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解脲支原体感染与不孕不育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5.
目的建立一种结合环介导恒温扩增和微流控芯片技术检测生殖道支原体的方法。方法针对4种生殖道支原体包括解脲脲原体(UU)、微小脲原体(UP)、生殖支原体(MG)、人型支原体(MH)的DNA序列进行特异性引物设计和合成,制备微流控芯片,配制恒温扩增反应体系后进行芯片加样,于核酸分析仪中进行核酸扩增和结果判读,并对该芯片进行准确性、灵敏度、特异性和重复性验证。结果成功制备的4种生殖道支原体的微流控芯片具有较好的准确性、灵敏度、特异性和重复性,整个检测过程在1 h内即可完成,UU、MG、MH的最低检测限为1000拷贝/μL,而UP的最低检测限为5000拷贝/μL。结论基于环介导恒温扩增技术的4种生殖道支原体微流控芯片具有快速、准确、高通量等优点,在临床上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6.
目的 探讨经次抑菌浓度喹诺酮类药物多代培养后,解脲脲原体(Uu)敏感株对喹诺酮类药物敏感性的变化及其机制.方法 将3株Uu临床分离株及标准株Uu3在含有次抑菌浓度诺氟沙星、氟罗沙星、环丙沙星或左氧氟沙星的液体培养基中传代培养10-12代后,检测其对4种药物的MIC值.提取标准株及耐药株的DNA,PCR扩增喹诺酮耐药决定区的gyrA和parC基因,测序分析耐药株的基因突变情况.结果 经次抑菌浓度喹诺酮类药物多代培养诱导后,3株临床分离敏感株与Uu3均出现对诱导药物的耐药及交叉耐药,共诱导出16株药物诱导耐药株.在它们及9株临床分离耐药株中,parC基因未检出错义突变,但gyrA基因检出2种错义突变,即:V175A(n=8)和N165D(n=1).结论 次抑菌浓度喹诺酮类药物可诱导解脲脲原体出现交叉耐药,其产生可能与gyrA基因突变有关.  相似文献   
87.
目的以固体培养基为金标准,对现有液体培养法进行评价,并进一步探讨改良的方法。方法用液体培养基、新型固体培养基及梅里埃培养基平行检测63例临床宫颈分泌物试子,根据灵敏度、特异度、假阳性率、假阴性率等指标对现有液体培养法、梅里埃培养基检测Uu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液体培养法Uu检出率为36.7%,梅里埃培养基Uu检出率为66.7%,新型固体培养基Uu检出率为84.1%。以固体培养基为金标准,液体培养法的灵敏度较低(42.0%),假阴性率较高(58.0%),特异度尚可(90.0%)。梅里埃培养基检测Uu的灵敏度(72.9%)明显优于液体培养法(42.0%)。结论有过滤步骤的传统液体培养法的假阴性率过高,考虑改良现有液体培养基,提高检测支原体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建立方便使用且结果真实可靠的检测Uu的方法。  相似文献   
88.
目的结合临床分析性病门诊具有泌尿生殖道刺激症状及异常分泌物患者的淋病(GU)及非淋菌性尿道(宫颈)炎(NGU)的感染特点,同时检测淋球菌(NG)、沙眼衣原体(CT)和解脲支原体(UU),给临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男性尿道、女性宫颈拭子,通过荧光探针聚合酶链反应(FQ-PCR)技术,对可疑患者进行NG、CT、UU的检测.结果 153例患者年龄集中在21~40岁,其中大多数有非婚性接触史,NGU和GU的检出率分别是48.34%和23.53%,女性患者中CT、UU的感染率分别为5.26%和34.21%.混合感染为19例.结论 NGU和GU的感染以性成熟期患者为主,感染与性活跃有关.应避免不洁性接触,尽可能的为患者进行全面的检查,以及时发现合并感染,给予有效的治疗.FQ-PCR技术检测NG、CT、UU具有操作简单、反应时间短、结果客观准确、敏感性和特异性好的优点,适宜门诊初查.  相似文献   
89.
目的了解本院2007~2009年临床分离的解脲脲原体耐药性的变迁,更好地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2007~2009年就诊的可疑非淋菌性尿道炎(宫颈炎)患者进行支原体的培养及药物敏感检测。结果交沙霉素和强力霉素3年中耐药性均小于10%;大环内酯类红霉素和罗红霉素的耐药性均较高;喹诺酮类药物环丙沙星、氧氟沙星和司巴沙星的耐药性呈较高水平。结论 解脲脲原体的药物敏感性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定期监测解脲脲支原体的耐药性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90.
目的 分析女性泌尿生殖道炎性反应患者解脲脲原体(Uu)合并感染淋球菌(NG)、沙眼衣原体(CT)的情况,用以指导临床进行正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采用TaqMan探针荧光定量PCR技术,对205例女性泌尿生殖道炎性反应患者进行Uu、NG和CT检测.结果 在205例女性泌尿生殖道炎性反应患者中检测出Uu感染率为52.68%(108/205),NG和CT感染率均为1.46%(3/205),并且女、男单项和混合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女性泌尿生殖道炎性反应患者中Uu有较高的感染率,但对拟诊为Uu的患者应同时进行NG、CT检测,以免由于漏检而延误患者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